# 无障碍设计规范
本规范是依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《发文字号:工信厅信管函〔2021〕67 号》规定而整理。
# 一、适用范围
一款设计良好的产品可供所有能力的用户使用,包括视力低下、失明、听力障碍、认知障碍或运动障碍的用户。 本规范规定了互联网网站无障碍通用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,适用于各种终端的无障碍网站设计,也适用于网站的无障碍改造与技术开发。
# 二、服务原则
# 1.以人为本的人机交互
应做到界面元素的简约化、服务形式的差异化、信息内容的扁平化、功能标识的统一化和操作流程的一致性,并符合《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》等国家标准。
# 2.提供多种的操作方式
计算机网站至少提供全程键盘和特大鼠标这两种操作方式。在兼容性方面,网页应为各类辅助技术和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访问操作,规范相应的服务功能与对应的标识信息。
# 3.实现多样的推送形式
在网页提供特大字体、背景色高对比、文字放大和语音阅读服务等辅助阅读的同时,应提供简约界面版本,以支持任何用户感知网页内容、获取服务。
# 4.形成有效的服务闭环
提供适无障碍的网站,应在用户的操作系统桌面上,提供直接进入无障碍服务快捷方式或客户端,以形成有效的无障碍服务的闭环。
# 三、技术要求
# 1.可感知性
# 1.1 视觉呈现
# 1.1.1 对比度。
基于亮度或发光强度,颜色和它的背景色的对比度范围为 1 - 21,和万维网联盟(W3C)一致。
对比度表示两种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,通常写为 1:1 或 21:1。两个数之间的比值越高,颜色之间的相对亮度就越大。 W3C 推荐在正文文本和图片中使用以下对比度: 小文本和它的背景色之间至少有 4.5:1 的对比度; 大文本(加粗的 16pt/普通的 18pt 及以上)和它的背景色之间至少有 3:1 的对比度。
# 1.1.2 页面布局。
网页布局设计应依照扁平化原则进行,避免阴影、透视、纹理等复杂装饰设计,也可独立提供内容简约的无障碍大版块网页样式。
# 1.1.3 区域辨识。
在展现服务信息的网页,对各信息服务区域以色彩差异进行区别,以方便所有能力的用户辨识。
# 1.1.4 字体大小。
在不依赖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前提下,计算机无障碍网页应提供网页的放大设置与大字屏幕服务,放大程度可达 200%。
# 1.1.5 行间距
段落内文字的行距至少为 1.3 倍,且段落间距至少比行距大 1.3 倍,同时兼顾移动应用适用场景和显示效果。
# 1.1.6 焦点状态。
鼠标,或指点,或键盘操作,或以其他方式聚焦到页面各组件时,该组件应有明显的状态提示。
# 1.1.7 闪光。
网页应用中,不应包含任何闪光超过 3 次每秒的内容,或闪光低于一般闪光和红色闪光阈值。
# 1.2 听觉感知
网页整体、各信息区域应有服务类型和信息内容的描述与介绍,并提供对应的语音阅读服务,便利所有能力的用户在访问过程中随时获得信息,可进行下一步操作。且提供开启和关闭切换设置,以避免与语音识别等智能软件冲突。视频、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播放控制,可通过键盘完成。
说明:计算机网页的上述服务,应支持经过安全性和适配技术评估的第三方语音阅读技术,以及与操作系统适配好的第三方读屏软件。
# 1.3 非文本处理
# 1.3.1 非文本链接。
以非文本形式的链接,应提供语音阅读其链接的目的或链接用途的无障碍服务。
# 1.3.2 非文本控件。
以非文本形式的控件或接受用户输入文本框,应提供语音阅读其目的或用途的无障碍服务。
# 1.3.3 验证码
(1)验证码放大:如网页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,应提供相应的验证码放大服务,且验证码的放大倍数不低于 2 倍。包括字符、图形和各类拖拽形式的验证码。
(2)验证码替代:如网页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,至少提供一种视觉感官以外的验证码,如系统推送的语音验证码。
# 1.3.4 验证码时效。
有时效限制且不超过 3 分钟时长的验证码,应为用户提供语音告知时效的服务,并提供延长时效设置。时效延长设置时长不低于原时效的 2 倍以上。
# 2.可操作性
# 2.1 可操作性要求
在没有安全风险的条件下,无障碍用户界面应开放组件访问接口、内容的关系结构访问接口,并可被语音控制或其他智能技术操作。
# 2.2 信息输入处理-错误预防
对于会导致使用者发生法律承诺或财务交易的网页,提交动作是可逆的。
# 2.3 组件焦点大小
触摸目标:触摸目标是屏幕中响应用户输入的部分。它们向外延伸,并超过元素的视觉边界。例如,图标可能显示为 24 x 24 dp,但是加上图标周围的边距,则构成了 48 x 48 dp 的触摸目标。 触摸目标应该至少为 48 x 48 dp。不管屏幕有多大,这种尺寸的触摸目标都相当于大约 9mm 的物理尺寸。推荐的触摸目标的尺寸为 7-10mm。可能需要使用更大的触摸目标来适配更大范围的用户,例如运动能力还在发展中的儿童。
# 2.4 会话恢复
在网页应用中,当认证的会话到期时,重新验证后,用户的行为应继续并且不丢失数据。
# 2.5 用户输入
应可通过缓存记录、使用行为和习惯等设置默认值、减少反复输入,可根据字段类型显示键盘类型。
# 2.6 加载提示
如互联网应用存在加载内容时,页面是空白或者静止状态,则至少显示一个基本的 loading 动画,告知用户这是在加载内容。如果等待时间较长,则应显示进度条和预计的加载时间。
# 3.可理解性-专业词语、新词语、缩写词
避免采用专业词语、新词语、缩写词作为访问目标和结果表达。如确有必要,应在用户操作前给予必要的提示。
# 4.兼容性
# 4.1 兼容性要求
不应禁止或限制辅助设备 (如读屏软件、点显器、助听器等)的接入与使用。
# 4.2 辅助工具条
在网页中,应至少提供一个帮助低视力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辅助工具条,且位置易于发现。
# 4.3 用户反馈联络
在网页和移动应用中,网站预留的联络方式,应支持不同类型人群的使用,帮助用户完成后续的信息交互操作。
# 5.布局访问
# 5.1 运用快捷键进行模块跳转
在网页中,可用快捷键使用户能够在各内容模块间进行跳转,获取各个模块的信息;并可调取/关闭各种无障碍工具。
# 6.安全性
# 6.1 禁止广告、诱导类按键
提供无障碍服务的网页或独立的无障碍网站,网页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、诱导下载、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。